清风文苑
春回万象新
春节,是中国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本期我们邀请三位活跃在文学界一线的工作者,共话龙年新春,一起展望未来。
本期嘉宾
徐可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俞胜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家》杂志编辑部主任
张雄文 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株洲市作协主席
辞旧迎新日 万家团圆时
记者: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在辞旧迎新的日子,人们对团圆的心理需求显得更加深切。您今年春节是怎么安排的?
徐可:今年春节,我回到家乡江苏如皋,在龙游湖畔迎接龙年到来。家乡如皋有龙游河、龙游湖,在一个县级市境内,河湖同名,而且都含有“龙”字,实属罕见。龙游河,是如皋的母亲河,北接运盐河,南穿靖江入长江。龙游河穿如皋城而过,纵贯南北,九曲蜿蜒,小桥流水,绿树掩映,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几许灵动。如今,龙游河已成为如皋的代称,出外闯荡的如皋人,都自豪地称自己是龙游河儿女。与龙游河相比,龙游湖的历史则要短得多。龙游湖是一座人工湖,主要是由宁启铁路复线工程定点取土,引龙游河的河水形成,湖心二岛遍植佳木,环湖小丘连绵、树木葱茏。龙游河、龙游湖可以说是一对母女,也可以说是一对姊妹,如并蒂莲花一样绽放在如皋这片温润的土地上。我是正月初四去的龙游湖。春风和煦,春和景明,沿着湖边漫步,但见湖中碧波荡漾,波光潋滟。得益于生态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正月里的龙游湖,文旅品牌响亮,引得游人如织、格外热闹。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春节返乡,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探望老母。老母已经80多岁了,身体没有大的毛病,但腿脚已不良于行,平时或卧或坐,基本无法运动。为了让她能走出家门,我们给她买了轮椅,鼓励她无论如何要出门活动活动,能走一步是一步,累了再坐轮椅,千万不能“躺平”。母亲当即推着轮椅,在楼前的空地上试着走了两个来回。我和儿子、侄孙不放心,守护在老人家身边。有心的邻居拍了照片,惊呼道:“老太太有福啊,四世同堂!”一句话提醒了我,可不是吗,四世同堂,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啊!
龙年开年,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坚强地站了起来,这是一个多好的开头啊!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都能竭尽全力来拥抱生活,作为后辈,我们更要用更大的热情和勇气去筹划工作、创造未来。这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
记者:乡无土则非乡,民无俗则非民。在中国,民俗各地不同,您家乡的年俗是什么样?
张雄文:年味儿应该是一种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或习俗,是一个人成年后最眷恋的味道。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国年俗南北迥异,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但都不离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活动。我是湖南人,家乡年味儿包括杀年猪、打糍粑、祭祖、放烟花、穿新衣、去亲戚家拜年等,当然,赶年集是我认为最具年味儿的活动之一。
今年大年三十,我随岳父去镇上赶集,小镇在南岳后山,平时人不多,但三十这天却人山人海,街道两边都是挤挤挨挨的摊点,年味儿十足。一大早,乡亲们就挑着箩筐、箢箕、木桶,从田埂小道赶来了,见缝插针,席地摆满自家种的萝卜、芽白、葱蒜、芹菜、冬笋,或者亲手喂养的鸡、鸭、鹅、塘鱼……在一处冬笋摊点前,我和摆摊老人闲聊,他高兴地说,疫情过后,烟火气又回来了。
老人听说我喜欢吃腊肉炒冬笋,临走前执意要送给我两个又肥又大的冬笋。年集的气象味道,里面有乡亲们对生活的追求,对文化的敬重,如同厚道淳朴的衡山农人,几十年从未改变。
在传承中发展 在传承中创新
记者:年味儿带着传统的记忆和味道,又与时代一路同行。对传统民俗融入现代生活、更具时尚元素,您怎么看?
徐可:民俗学专家谈春节文化时说,春节不单是除夕夜阖家团聚和大年初一的拜年活动,而是从冬至、腊八、祭灶、除夕,直到破五、人日、元宵节的整个庆祝过程。在这个吉祥喜庆的时段,伴随着各式各样的仪式,点缀着各色各味的美食,倾注着丰富美好的情感。其间的每一个节点,都关联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种种改变,一些民俗演变出了新的形式。比如拜年,从过去的登门拜年变成后来的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到现在又出现了微信拜年、短视频拜年,等等。在今年春节期间收到的拜年信息中,几乎每条都跟龙有关。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飞龙在天……带有“龙”字的成语信手拈来,几乎人人会用。
俞胜:正月拜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习俗之一。拜年要遵从长幼尊卑的次序,无序则违背了礼数,在我的老家安徽桐城就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的讲究。
传统的拜年礼仪在延续,但不可否认,拜年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今乡人腰包鼓了,乡村的不少人家到县城买了房子。早些年,他们向往着从村庄走出去,所以除夕大多在县城过年。这几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柏油路通到我们这里的每户人家,道路两旁种植了风景树、安装了新式路灯,鸡鸭鹅都圈养在指定区域。干净、美丽、富裕的村庄,让那些习惯了县城生活的邻居,多出了休闲安逸的向往,不少人又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屋体验起了传统的年味儿。驾车返乡走亲戚,已成为老家人拜年的一道风景。
张雄文:中华民族尊重传统,却又懂得与时俱进、应时而动、顺势而为。读书过大年、旅游过大年、博物馆里过大年……已成为新年俗。看展览、做手工、品非遗,春节假期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让文物“活”起来的各种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人们纷纷走进博物馆,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感受浓浓年味儿。
今年春节期间,儿子让我带他到长沙博物馆参观,这里举办“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通过全国的代表性龙文物和民俗,让人们充分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
我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从事非遗保护的年轻志愿者日益增多。在博物馆我们看到不少年轻讲解员,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参观者中,我们还发现一对穿着中式服装的年轻夫妇,他们举着手机拍个不停,目光中充满惊喜。他们说自己在国外工作,每年春节都会回到家乡看望长辈,感受日新月异的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并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春节的人文魅力已经影响世界。春天是没有国界的,春节也是没有国界的。
振奋龙马精神 书写崭新篇章
记者:春节昭示着春天来临,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将要开始。新的一年,作为文学工作者您有什么计划?
徐可:新年意味着新的开始,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回眸过去一年,重要时间节点见证文化建设新起点、新高度、新使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文学工作者应该继续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展望新的一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广大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新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作为中国作协所属的唯一一所国家级文学院,鲁迅文学院一直注重加强对青年作家的思想引领,为青年作家提供茁壮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帮助青年作家拓展文学视野、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写作水平,逐步成长为祖国文学事业的中坚力量。新的一年,鲁迅文学院将重点打造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精品课程,持之以恒办好“鲁院大讲堂”公开课,进一步做好作家培训工作,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从个人写作层面来说,我将推出四本作品集,一本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历史文化名人为书写对象的文化散文集;一本是面向少年儿童的散文集;另外两本是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集。
俞胜:作为文学工作者,应努力创作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譬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发展精神。尤其是赓续红色基因,从建党立国的革命历史中挖掘细节和故事,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实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当前,我们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之中。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还应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汲取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让手中的笔与现实生活接轨,坚守人民立场,从精神气质上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人性并予以精神关怀,反映建设成就、凝聚改革共识、汇集发展力量。从而引领向善、向上、向崇高的审美趣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美宁)